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!
关键字搜索

【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】江苏淮安:红土地奋斗出“金疙瘩” -尊龙凯时官方app下载

【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】江苏淮安:红土地奋斗出“金疙瘩”

时间:2021-02-01 10:20来源:未知 作者:睢宁新闻网 点击:
来到江苏淮安经开区金港路办事处希汉村,只见千亩冬小麦绿意盎然。“希汉村起名于抗日烈士马希汉,因水网密布,每逢大雨,一片泥泞,过去被人称为稀烂村。近年来,抓党建、促振兴,千亩土地好收成,让百姓腰包鼓起来,成为远近闻名的稀罕村。”淮安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、党群工作部部长卫龙君介绍道。从“稀烂村”变“稀罕村”,这是淮安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、促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江苏省淮安市谋划实施村(社区)干部“专职化专业化”建设、党支部组织力、党员细胞活力、党建助力企业发展“四大工程”,在一片片火红的热土中,汇聚起乡村振兴的动能。
 
化散为聚 连成一片
 
希汉村地广人稀,4000多亩土地只有4098人。最大的资源是土地,最大的短板是只有土地。城镇化后群众从零散居住到集中入住小区,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,基层发展、治理新难题随之而来。为破解城镇化进程中基层治理难题,淮安经开区开展“三联三提升”行动,通过“街办领导班子联系村(社区)、村(社区)支委联系党员、党员联系群众”,该区划分了285个党建网格,与综治、文明城市创建、疫情防控等网格“一网统筹、多网融合”,促成“人在网格走,事在网格办”,推进党的组织覆盖、党的工作覆盖、基层治理能力“三提升”。
 
起初部分群众不了解、不支持土地流转,开展“三联三提升”后,希汉村74名党员包户联系,上门动员宣传,赢得群众广泛支持,党群连成一片。“2014年村里只流转了75亩土地,个人自种门口田,效益很低。我们村党总支部通过土地流转、增减挂钩办法,把零散耕作变成集成运作,到2021年初共流转了2600多亩土地。”看着住区连成一片、耕地连成一片、党群连成一片,希汉村党总支部书记孙爱华喜上眉梢。
 
精耕细作 固本强基
 
近年来,在淮安市委组织部支持下,淮安经开区从市直单位邀请到“基层党建、社会稳定、乡村环境治理、规划建设、社区管理、农业农村政策研究”方面6名专家,组建村居高质量发展“智囊团”,为村居发展出谋划策。“智囊团”专家挂点到一线走访,为村居“把脉会诊”。淮安市农委专家李必忠负责联系希汉村,每年支持1500多斤南粳高产水稻种,2000多斤小麦种,定期开展技术指导,2020年,希汉村水稻增收25%,达到200多万斤。
 
此外,淮安经开区还举办乡村振兴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、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、企业转型创新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,着力打造一支懂经济、善治理、促发展的村(社区)干部队伍。依托本地高校,举办村(社区)干部本科班、大专班,支持村(社区)干部参加自学考试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等学习,村(社区)干部带动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增强,涌现了一批“领头雁”。
 
 
党建 合作社 强村富民
 
为了更好经营,希汉村党总支成立了合作社,1712亩土地两季种植水稻、小麦,毛利润达60多万元;100多亩土地种植韭菜、生菜、大白菜、西瓜等,毛利润20多万元,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净增收80多万元。剩余800亩土地承包给种粮大户,农民可以得双份收入,一份是土地年租金每亩800元,一份是每月劳作工资2000多元,收入相比零散耕作增加40%,获得感、满足感明显增强。
 
借助“党建 合作社”模式,淮安经开区各街办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。南马厂街道三联村党总支成立西瓜专业党支部,37名党员联系200多名瓜农成立合作社,种植面积5000多亩,年产量3000多万斤,在产生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的同时,也打响了南马厂8424西瓜品牌;新港办事处御西村党总支联系花农,利用土地流转规划布局,形成物流、运输、加工、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园,花卉产业在淮安全市规模第一。
 
通过党建带动产业发展,江苏淮安从一片片红火的热土里,奋斗出了“金疙瘩”,奋斗出了群众的美好生活。(作者:中共淮安市委组织部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