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!
关键字搜索

睢宁舞蹈曲艺·柳琴戏 -尊龙凯时官方app下载

睢宁舞蹈曲艺·柳琴戏

时间:2016-05-17 09:57来源:未知 作者:睢宁新闻网 点击:
      古韵新风,大美睢宁。说到戏曲,年轻的观众们可能比较陌生,其实在我县,有一种极富地方特色的戏剧,而且以前普及面很广,深受百姓的喜爱。这就是老人们口中的“拉魂腔”,也叫做柳琴戏。
      柳琴戏的历史悠久,大约起源于清代乾隆时期,是徐州地区唯一的本土剧种。其曲调柔美动听,表演质朴幽默,雄中蕴秀,散发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,故而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。关于它的源头,新出版的《江苏戏曲志·柳琴戏志》罗列了三种说法,其中一种说法认为它源于苏北民间的太平歌与猎户腔。到了清朝咸丰年间,由于不断吸收民歌小调、劳动号子等音调,它逐渐形成了最初的唱腔小调,并出现了句尾委婉缠绵的拉腔。
      原县柳琴剧团团长 国家二级演员 刘广华:有一句,就是这样。留给俺的丈夫,他叫陈世铎耶——呐哩耶,嗯——就是这样嗯的。
      正因为这一显著特点,老百姓后来把这种戏曲也称为“拉后腔”、“拉魂腔”。1953年,考虑到其主要的伴奏乐器为柳叶琴,我市相关部门又将拉魂腔正式定名为“柳琴戏”。在清末民初时期,柳琴戏的演出原本并无专门的服装道具,也无固定场地。上世纪50年代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柳琴戏也像其他剧种学习,穿上了类似京剧的戏服,并开始登上正规舞台演出。1954年,我县柳琴戏的代表作,姚秀云主演的《喝面叶》,荣获华东军区汇演二等奖,江苏省汇演一等奖,轰动一时。后来1986年召开的苏鲁豫皖首届柳琴泗州戏研究会上,主办方还根据《喝面叶》一剧的主题曲“石榴开花红似火”,把石榴花定为会花。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,柳琴戏中的灯光、音响等设备不断更新,尤其是多部反映新时代新面貌的优秀剧目也涌现出来,如《残雪》、《夕阳泪》、《爱河滔滔》、《魂系桃花山》、《呼唤》、《今生无悔》、《风雨基石》等。不过柳琴戏人也明白,现在要想赢得青年观众,进一步赢得市场,不但要进一步加大剧目的创新,更要对戏曲的音乐、唱腔等加以改良。
      县柳琴剧团副团长 国家二级演员 姜玉梅:以前我们那个老柳琴,它有的地方都是传统的,现在的年轻人不容易接受,你咿咿呀呀唱半天,他就烦了,我们通过这些事情以后我们就改革,把唱腔改革了。改革了以后我们有的那个唱腔的音乐过门,稍微改短一点,不要像以前一下拉个大过门,他半天坐不住。而且唱腔,我们按照现在流行的歌曲,有时弄成戏歌。我们有一个戏歌,歌伴舞,又有柳琴味,又有现代的流行歌曲味。
李阳 梁潇
            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网站地图